它們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不少下廚人士下單高價鹽
起到調整菜品風味的效果
在一些售賣喜馬拉雅粉鹽商家的宣傳中,不乏這樣的廣告語:“經(jīng)過上億年的擠壓與高溫作用,地底的礦物質與古老海床中的海鹽結合形成結晶”“無現(xiàn)代海洋污染,不含工業(yè)添加,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這讓消費者于女士很心動,很快就下單了一瓶喜馬拉雅粉鹽“嘗嘗鮮”。
于女士說,之前學做牛排的時候,看到推薦喜馬拉雅粉鹽就買了,“覺得顏值很高,價格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但實際試過之后,感覺和普通的鹽在味道上沒什么區(qū)別,也沒感覺到有特別的保健功效。”
實際上,這些色彩瑰麗的鹽不僅吸引著不少下廚人士紛紛買單,也是一些餐廳的必備調料。某連鎖餐飲企業(yè)負責人秦先生介紹,由于這類鹽即使由餐廳大規(guī)模采購依然成本價格高昂,因此也只有在部分菜品、部分用餐情景中才會使用。
秦先生介紹,比如玫瑰鹽、夏威夷黑鹽、喜馬拉雅粉鹽等,適用于在餐桌上由顧客自己在菜品中加入或者明廚亮灶,也就是廚師在制作過程中可以讓大家看得到的場景,多半用于高級料理,比如客單價比較高的菜品。然而對于客人來說,也只是在他所點的菜品中作為餐桌呈現(xiàn),或者在這份料理上到餐桌時由服務人員現(xiàn)場為其添加的過程中,會感覺整體菜品檔次提高了而已。一些高級牛排館和西餐廳會以鹽為切入點或賣點進行銷售。
秦先生告訴記者,盡管這類高價進口鹽在餐飲企業(yè)中的使用不乏增加銷售噱頭、提升用餐體驗的考慮,但從廚師以及食客的反饋來看,這些稍有特別的鹽也的確能起到調整菜品風味的效果。“高級一點的牛排對于調味品的要求也是蠻高的。從近幾年來說,價格不是很高的就是玫瑰鹽,這種鹽會比普通食鹽的味道淡一點,在增加口感層次和豐富度上和普通鹽相比是有一定區(qū)別的?!?/p>
高價鹽與普通鹽
在營養(yǎng)價值上沒有多大區(qū)別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科普作家、健康博主吳佳介紹,實際上,這類高價進口鹽和普通食鹽也僅僅是“略有不同”。“這些鹽主要是在風味上有一點區(qū)別,而且這種風味在中式烹調中也不是特別能吃得出來,只有在一些西餐菜品上直接撒在上面或者是拌菜的時候能感覺到略有區(qū)別。營養(yǎng)價值上肯定不會有多大區(qū)別,本質都是氯化鈉。”
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喜馬拉雅玫瑰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波斯藍鹽等,均以自然、原產(chǎn)地、含有特殊礦物質等為主打賣點,甚至有些商家會宣稱,“因為它的鈣、鎂、鉀等元素的含量比普通鹽多,所以營養(yǎng)更均衡”。那么,這些昂貴的、五顏六色的鹽真的更有營養(yǎng)、食用更加安全嗎?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范志紅表示,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鹽里所含的其他元素量比較少,跟平衡膳食所需要的量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同樣表示,寄希望于從這類鹽中獲取人體所需礦物質、改善營養(yǎng),既不具有性價比,也不現(xiàn)實。
要“選對”而不是“選貴”
或許有消費者會提出疑問,這些網(wǎng)紅鹽的另一個賣點是“比普通食鹽更天然”,天然食品難道不是比加工食品更好嗎?范志紅表示,在食用鹽的選擇上,“天然的”并不見得比“人工的”更好。實際上,一些高價進口鹽商家標榜的“不含工業(yè)添加”,主要指不含抗結劑;而這些進口鹽多為粗粒海鹽,在加工過程中本身就很少能用到這一成分。
鐘凱介紹,大顆粒海鹽確實不太需要用到抗結劑,而如果是磨得比較細的精鹽則需要加入抗結劑,否則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特別是在春夏季,溫濕度比較大,鹽容易結塊。
鐘凱提醒消費者,適當減少鹽的攝入有益于健康;而對于鹽的選擇,“選對”的意義遠大于“選貴”。“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鹽大概在9~10克,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是每天吃鹽不超過5克,總體來講,我們現(xiàn)在吃鹽多了近一倍。所以最根本的一點是減少鹽的攝入,至于選什么鹽,其實最普通的鹽就可以?!?/p>
吳佳表示,正常人可以選擇低鈉鹽,如果是有腎臟疾病就不太適合低鈉鹽,因為低鈉鹽是用鉀替代了鈉離子?!爸劣谑遣皇且玫鈴娀柠},如果你所在的地區(qū)是富碘地區(qū),比如沿海地區(qū),那可以考慮不選用加碘鹽,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選用沒有加碘的鹽。
咨詢電話:020-87100100(工作日8:30-11:30,14:30-17:30)
郵箱:gdswxb-gd12377@gd.gov.cn